生产订单工艺流程的制定是连接客户需求与实物产品制造的桥梁,是精益生产和智能制造落地的关键环节。虽然制定过程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,但它带来的好处是全方位且显著的:更高的效率、更好的质量、更低的成本、更短的周期、更强的可控性以及更安全的工作环境。 在现代制造业中,利用数字化工具(如PLM, ERP, MES, CAPP)来管理和优化工艺流程,已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。
制定详细且合理的生产订单工艺流程,为生产管理带来了多方面的显著好处:
一、提高生产效率:
1. 标准化操作: 明确的操作步骤和参数减少了操作员的犹豫和错误操作,提高了作业速度。
2. 优化资源利用: 精确的设备、人员、工装需求计划,避免了资源闲置或冲突,减少了切换时间。
3. 减少等待和搬运: 清晰的工序顺序和路线有助于优化车间物流,减少在制品等待时间和不必要的物料搬运。
4. 工时基准: 标准工时是产能规划、生产排程、效率评估和人员配置的基础。
二、保障产品质量:
1. 过程受控: 明确的工艺参数和质量控制点,确保生产过程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,减少变差。
2. 预防缺陷: 内置的质量检验点能及时发现问题,防止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或流向客户。
3. 一致性: 确保不同批次、不同操作员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一致,符合标准。
4. 可追溯性: 详细的工艺记录(通常通过MES实现)为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了依据。
三、降低生产成本:
1. 减少浪费: 通过减少返工、报废、等待时间、过量生产(更精准的排产)来降低浪费。
2. 优化物料使用: 精确的工序物料需求有助于控制物料消耗,减少损耗。
3. 提高设备利用率: 合理的设备安排减少了停机时间。
4. 降低人工成本: 标准化工时和熟练操作提高了人均产出。
四、缩短生产周期:
1. 明确职责: 每个工序的操作、检验要求清晰,责任明确。
2. 指导生产: 为操作人员、班组长、质检员提供了明确的执行依据。
3. 监控依据: 工艺流程是MES等系统进行生产进度跟踪、工时采集、绩效分析的基础。
4. 知识沉淀: 将最佳实践固化到工艺文件中,避免因人员流动导致经验流失,便于新员工培训。
六、增强灵活性与响应能力:
下面介绍一下宗泰自主开发的动态生产订单工艺流程系统。
一、选择部门。

二、选择生产日期。

三、选择工单号。

四、点击“所需子件”调出BOM清单。

五、点击子件工单,调出工序树状图


六、点击此列调出某个工序的检测记录。

七、双击“首次检测”调出“首次检测报告”。


七、双击“检测记录”调出全检记录表。

八、双击“历史不良”调出历史不良记录,然后点击附件,调出不良记录照片。


九、把鼠标放在工序树状图某个工序上,会显示它的所需子件内容,然后点击子件,调出其工序树状图。


十、点击“相关文件”,调出相关操作界面。


